English

爱游戏平台

宝宝一哭就“鼓包”?揭秘小儿腹股沟疝真相家长必看!

  “医生,我的宝宝一哭腹股沟就会鼓出一个包,不哭就没事了,这是啥状况呀?”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外科经常会碰到来咨询这类情况的家属,通过检查后,医生基本上确诊为“小儿腹股沟疝”。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欧阳文表示,小儿腹股沟疝是由于腹腔内脏器通过未闭的腹膜鞘状突进入腹股沟管甚至阴囊造成,女性可至卵巢疝入其中。小儿腹股沟疝几乎都是斜疝,直疝和股疝极少见。小儿腹股沟疝的总体发生率约为1%-5%,腹股沟斜疝可见于各个年龄期的儿童,常发生在1岁以内,在早产儿的发病率可达16%-25%。多见于男孩,男女发生比例为3:1-10:1。

  在腹股沟区或阴囊处出现可复性包块是本疾病的典型症状。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咳嗽、剧烈运动或大便干结导致腹压增高时,在腹股沟或阴囊处可见一肿物突出,在平躺、安静时可自行回纳,或需用手轻轻向上推压后肿块可回纳入腹腔。

  嵌顿疝是指疝内容物不能自行回纳入腹腔,且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疝内容物发生缺血甚至坏死。嵌顿疝的症状包括:

  在男性儿童中,疝气的形成通常是由于肠管等组织压迫精索血管,导致睾丸供血不足,进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若疝气嵌顿持续时间比较久,有几率会使睾丸组织缺血坏死。

  由于女性儿童的生理解剖结构与男性不同,疝气囊中可能包含卵巢或输卵管(亦称附件)。若这些器官反复进入疝囊,有几率会使血供受损,输卵管受压而最后导致闭塞,这可能是成年后不孕的一个潜在因素。

  若嵌顿的组织是肠管,长时间的嵌顿可能会引起肠梗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肠管缺血坏死。在感染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对患儿的生命构成威胁。

  手术治疗是治疗小儿疝气的主要措施,一旦确诊,宜尽早施行手术,避免形成嵌顿。

  部分小儿腹股沟疝气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自行愈合,然而,若儿童年满1岁后疝气仍未自愈,则必须接受手术治疗。若发生肠管嵌顿且无法复位,不论患儿年龄大小,均应立即就医,并尽快进行手术,以防止肠管坏死。

  目前,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外科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气时,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方法:

  1.此手术创伤较小,术中不需解剖精索,从而避免了对提睾肌、睾丸血管、输精管及神经的损伤。相比之下,传统手术方式易导致精索血肿、输精管损伤及粘连等问题,可能对患者成年后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

  2.手术时间比较短,伤口隐蔽,对患儿心理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迅速,住院时间亦相应缩短。

  3.利用腹腔镜技术,可同时探查对侧情况,发现潜在病变,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的创伤。

  小儿腹股沟疝的先天性成因通常难以预防,然而,通过采取恰当的预防的方法,能够更好的降低腹腔内脏器滑入疝囊的风险,减少疝气嵌顿的可能性,并预防治疗后的复发。

  1.应对婴幼儿做到合理喂养,而较大儿童则宜适量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例如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有助于预防便秘,避免因用力排便引起腹压升高,导致疝气嵌顿。

  3.注意保持儿童体温适宜,勤洗手,以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如果出现感染,应及时就医,并避免剧烈咳嗽导致疝块突出;

  4.保守治疗期间,需规范使用小儿疝气带,避免在疝块突出部位贴敷胶布或施加过紧的压力,防止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及疝入脏器因受压而发生缺血性坏死。

上一篇:儿童疝气拖延治疗 当心“小洞”变“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