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本周因负面担忧以及前期涨幅较大原因,出现较大调整,预计后续行情将分化,三类标的后续表现将相对强劲:①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的;②新机会对应的标的,比如新材料等;③量产节奏较快的整机对应的供应链标的。(2)低估值与顺周期:从多个子行业近况来看,国内复苏迹象超预期,顺周期中低估值的工程机械、注塑机、工业母机、工业气体均需要我们来关注,其他方向低估值品种的关注度也在提升。
人形机器人:因负面担忧以及前期涨幅较大原因,出现调整,后续预计行情将分化
首批零部件供应商将以外资为主,我们大家都认为中国企业制造成本优势突出,人形机器人行业放量的过程中,中国零部件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具备低价、批量供货能力的标的最具竞争力。②1X新品引发了市场对腱绳、外皮肤新材料对应的标的的关注。③从Figure持续发布的新品视频及宣传材料来看,量产节奏可能快于特斯拉,建议关注Figure供应链相关标的。总体来说,我们大家都认为人形机器人板块预计行情分化,上述三类标的后续表现将相对强劲,即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的;新机会比如新材料对应的标的等;量产节奏较快的整机对应的供应链标的。
(1)工程机械,预计1-2月挖机销量实现较高增长,国内表现超预期,海外维持较高增速。(2)注塑机:1-2月头部企业订单呈现较好增速,景气度延续的观点得到印证,进入3月,国内需求有望持续环比向上,同时看好全球制造业产能再分布对于注塑机的持续需求。(3)工业母机:产能利用率有望改善,关注业绩展望不错或者海外拓展顺利的企业。(4)工业气体:春节复工后液氧价格率先大幅反弹走出底部,随后液氮、液氩价格持续提升,为3月旺季涨价奠定基础,零售液体价格后续超预期表现值得期待。
电动车行业每年在终端旺季来临时有较强驱动,我们预计2-4月是行业终端数据逐步走强时刻,有望上修全年预期。电动车方面,我们预测2025年国内电车销量1560万辆,但仍存在上修预期,关键时点在3、4月;美国尽管受到IRA补贴预算停止影响,1月销量仍同比增长12%,打消市场担忧,预计2025年电车销量乐观180万辆,若IRA补贴取消预计销量140万辆;欧洲九国1月同比+26%也表现强势,为2025碳排放打好开局。供给侧经历2年的价格下行当前已见底,涨价诉求强烈,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材料价格谈判基本落地,预计在年底及25年Q2末开始,行业供需形势将有效扭转扭转,逐步进入价格修复区间,看好3、4月行业旺季来临叠加年报、一季报业绩期龙头公司的股价机会。
需求端:当前是2025年旺季来临下需求走强的关键时刻,全年有望小幅超预期。
全年看,预计国内销量1560万以上,有望实现1600万辆,预计2025年锂电装机需求超过1813GWh,同比+23%,依然保持比较高增速;短期看,1月销量94.4万辆,同比+29.4%;2月春节影响下电车需求见底,3月开始新车上市旺季来临需求有望迅速增加,预计2月、3月销量80、115万辆,3月、4月是验证全年能否超预期的的关键时刻。
根据供需比例,预计24Q4旺季部分紧张的材料环节先行涨价,当前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释放出涨价谈判完毕的信息增强市场对材料盈利改善的预期,我们预计25Q2末之后几乎亏钱的材料企业(铜箔、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隔膜等)都有望进入盈利修复阶段。
预计2月、3月销量80、115万辆,3月、4月是验证全年销量能否上修至1600万以上的关键时刻,叠加储能关税走强抢装启动,关注终端需求带来的板块机会,包括整车、零部件,锂电,尤其是Q1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标的机会更大。
2024Q4部分紧张的环节包括铁锂高压实和负极快充开启涨价,12起下游客户谈判开启,春节后基本落地,2025Q2末起,几乎亏钱的材料公司能够进入全线月是否有再次价格向上的机会,推荐铁锂正极、负极、铜箔、隔膜的龙头企业。
5)2025年无人驾驶方案落地下电子件选择确认,带来放量元年,推荐摄像头、传感器、PCB板等方向。
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没有到达预期;电网投资规模没有到达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没有到达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没有到达预期。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价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没有到达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没有到达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没有到达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
本周主机厂发布2月产销数据,整体符合甚至好于预期,比亚迪、吉利、小鹏等总量延续较好增长势头,比亚迪及长城出口销量改善。此外,理想发布纯电i8新车外观预热修复市场预期,小米SU7 ultra大定订单远超预期。3月整车板块在需求回暖+新车密集上市双重推动下迎来景气向上确认,叠加中阶智驾平权、高阶智驾渗透趋势进一步强化,继续重点看好整车做多行情。
1、本周主机厂发布2月产销数据,整体符合甚至好于预期,比亚迪、吉利、小鹏等总量延续较好增长势头,比亚迪及长城出口销量改善。此外,理想发布纯电i8新车外观预热修复市场预期,小米SU7 ultra大定订单远超预期,3月整车板块在需求回暖+新车密集上市双重推动下迎来景气向上确认,叠加中阶智驾平权、高阶智驾渗透趋势进一步强化,继续重点看好整车做多行情。
2、本周智驾、机器人板块调整幅度较大,在基本面未有明显利空情况下,板块回调或因股价高位下获利资金兑现。基于产业趋势依旧清晰判断,我们维持看多观点,智驾关注3月开始比亚迪智驾版新车起量,摄像头等产业链中上游供需;机器人关注产业链有业绩支撑、定点高胜率及有预期差标的买点。
3、看好25年整车及智驾产业链估值重塑,我们大家都认为整车投资机会在于智能化赋能后销量、利润的提升,零部件投资机会在于硬件公司在1-10阶段的业绩稳步兑现、拥有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供应商在0-1阶段的估值提升以及潜在供给环节存在瓶颈的方向。
1、行业景气没有到达预期。2025年国内经济复苏但具体节奏有待观察,汽车行业需求或随之波动;消费者收入增长放缓或预期波动均会影响以旧换新促销效果,客运、货物运输市场需求不足也将制约商用车报废更新比例,最终影响汽车行业需求复苏进程。2、政策落地效果没有到达预期。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设备更新政策全面落地仍需时日,政策宣传、信息传播亦需要一段时间。补贴资金能否持续发放到位,置换需求能否顺利释放,均有待持续观察。3、出口销量没有到达预期。出口受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汇率等多方因素影响,海外销量增长有波动风险。4、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国内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竞相布局,随技术进步、新产能投放等供给要素变化,未来行业竞争或加剧,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及盈利能力或将有所波动。5、客户拓展及新项目量产进度没有到达预期。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现有整车和零部件供应链格局迎来重塑,获得新客户和新项目增量的零部件公司有望受益,而部分零部件公司市场占有率可能受到影响。
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位外籍航天员;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国际方面,SpaceX已完成450次猎鹰发射,发射236批星链;沃达丰将与AST SpaceMobile合作开设欧洲宽带研究中心,整合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与地面移动宽带服务;美国商业航天公司蓝幽灵月球着陆器成功登月,着陆危海地区。随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首飞、多款可复用商业航天火箭计划发射,卫星互联网海外开展试运营业务,预计2025年我国星座整体建设进程将迈入新的阶段。
巨型低轨卫星星座的建设和运营,具有周期长、技术集成度高、高风险等工程特点。我国国有非公有制企业纷纷布局,卫星研制与火箭发射模式逐步转型,商业航天力量有望加速低轨互联网布局进程。同时,随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首飞、多款可复用商业航天火箭计划发射,卫星互联网海外开展试运营业务,预计2025年我国星座整体建设进程将迈入新的阶段。
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位外籍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签署《关于选拔、训练巴基斯坦航天员并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合作协议》。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国际方面,SpaceX已完成450次猎鹰发射,发射236批星链。沃达丰将与AST SpaceMobile合作开设欧洲宽带研究中心,整合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星座与地面移动宽带服务。美国商业航天公司蓝幽灵月球着陆器成功登月,着陆危海地区。
1、卫星互联网建设没有到达预期。卫星互联网产业系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起的产业,随着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国家可能会出台新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和指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政策和法规的调整可能会对行业的生产运营和投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2、技术突破没有到达预期。尽管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与国际最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一箭多星、低成本制造等方面,仍是制约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重要的条件。3、频谱和空间资源争夺。随着低轨道卫星数量的飞速增加,频谱资源和空间轨道资源的争夺将日益加剧。如何在国际上协调和争取更多的频谱和轨道资源,以确保我国卫星互联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挑战。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我国空间站将迎首位外籍航天员,欧洲加速卫星互联网标准建设》